新手養鱉前必看!5個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這篇就是要來幫你避開那些養鱉路上常見的坑啦!鱉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養,但如果不先做好功課,很容易就會手忙腳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重要的基本觀念,讓你養鱉也能輕鬆上手。
首先要注意的是水質管理,鱉對水質的要求比魚類還要高。建議每週至少換水1-2次,每次換1/3到1/2的水量。水溫最好維持在25-30度之間,太冷會讓鱉活動力下降。過濾系統也很重要,可以考慮用外掛式過濾器,這樣清理起來比較方便。記得水要除氯喔,直接用自來水可是不行的!
再來是飼養空間的問題,很多人以為鱉小小隻的不用太大空間,這可是大錯特錯!鱉長大的速度其實滿快的,建議至少要準備一個長度是鱉身長5倍以上的缸。如果是幼鱉,60公分左右的缸就夠了,但成體可能需要90公分以上的空間。另外缸裡要有陸地區,讓鱉可以上岸曬背,這對牠們的健康很重要。
關於餵食的部分,鱉是雜食性動物,但不同階段的飲食需求不太一樣。幼鱉需要比較多的蛋白質,可以多餵紅蟲、小魚等活餌;成體則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餵食頻率也要注意,幼鱉每天餵1次,成體2-3天餵1次就夠了,過度餵食反而會造成健康問題。
鱉齡
建議餵食頻率
主要食物類型
幼鱉
每天1次
紅蟲、小魚等高蛋白
亞成體
隔天1次
混合飼料+少量蔬菜
成體
2-3天1次
蔬菜為主+適量蛋白質
溫度控制也是養鱉的關鍵,特別是台灣的冬天。鱉是變溫動物,水溫低於20度就會開始不吃東西,長期低溫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建議準備加溫棒,把水溫維持在25度以上。夏天則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導致水溫過高,可以放在陰涼處或用遮陽網。溫差變化太大對鱉來說也是很危險的,換水時要特別注意新舊水溫的差異。
最後要提醒的是混養問題,很多人會想把鱉和其他水生動物養在一起,但其實鱉有很強的領域性,特別是公鱉。除非缸真的夠大,否則不建議混養,尤其是不同種類的龜鱉。就算是同種鱉,也要注意觀察有沒有打架的情形,必要時要分開飼養。還有就是鱉的咬合力很強,要小心牠們可能會咬壞過濾器的管線或加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