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族拼音方案
汉字注音史(*代表为现行由政府公告承认)
官话
官话拼音史
标准北京音
标准官话拼音对照表
基于拉丁字母的拼写
威妥玛拼音
邮政式拼音
国语罗马字
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汉语拼音*
注音第二式
通用拼音
耶鲁拼音
法国远东学院拼音
德国式拼音
捷克式拼音
简式威妥玛拼音
理雅各拼音
使用汉字部件
注音符号*
官话合声字母
基于其他书写系统拼写
汉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系统
小儿经
汉字的蒙文转写
中文的韩文转写
其他官话
西北官话
小儿经
东干语
西南官话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
四川话拼音
柳州话拼音
江淮官话
南京官话拼音方案
扬州话拉丁化字母表
中原官话
??
闽语
闽语拼音史
闽南语拼音史
沿海闽语
福州话
戚林八音
平话字
福州话拼音方案
马祖闽东(福州)语注音符号
莆仙片
兴化平话字
闽南片泉漳小片
闽南语拼音对照表
白话字
台语方音符号
台语现代文
简式台语现代文
普实台文
台湾语言音标方案
台语通用拼音
台罗拼音*
厦门话拉丁化新文字
闽南话拼音方案
东南亚福建话拼音
台语谚文
闽南片潮汕小片
潮州话拼音方案
潮州白话字
潮州话拉丁化新文字
海丰话拼音方案
雷州片
雷州话拼音方案
琼文片
海南话拼音方案
海南话白话字
沿山闽语
闽北片
建宁罗马字
吴语
吴语拼音史
通用方案
吴语拉丁化方案
吴语音韵罗马字
苏州话
苏州话罗马字
苏州话拼音方案
苏州注音符号
上海话
上海话拉丁注音
上海话罗马字
江南话拉丁化新文字
钱乃荣式上海话拼音方案
现代上海话拼音对照表
杭州话
杭州话罗马字
宁波话
宁波话罗马字
台州话
台州话罗马字
温州话
温州话罗马字
温州话新字瓯文
瓯嘉话拉丁化新文字
粤语
粤语拼音史
粤语拼音对照表
广州话
粤拼(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
教育学院拼音
粤语宽式国际音标
黄锡凌罗马拼音
刘锡祥拼音
耶鲁粤语拼音
广州拼音
港府方案*
澳门政府拼音*
Meyer–Wempe
标准罗马字
粤语罗马字
粤语注音符号
广州话拉丁化新文字
粤俄实用转录
粤语点字
四邑方言
台山话拼音方案
开平话拼音方案
高阳方言
阳江话拼音方案
客家话
客家语拼音史
粤东客家话
客家白话字
客家话拼音方案
台湾客家话
客语白话字
台湾方音符号
台湾语言音标方案
客语通用拼音
台湾客家语拼音方案*
广东语假名
其他汉语
赣语
赣语拼音
湘南土话
女书
中古汉语
跨方言通用方案
教会罗马字
赵元任通字方案
台湾方音符号
查论编
汉字注音史指古代至今为汉语等语言所用汉字记音的历史。
宋朝以前[编辑]
古人曾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相继渐知反切,分辨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平上去入四声[1]。
佛教传入后,汉字切韵生于西域,旧所传十四字,贯一切音,称为婆罗门书,其后又得三十六字母,音韵之道始备[2]。
唐朝时期日本人创造的假名,也可能是最早用于拼注汉字语音的注音符号之一。
元明清[编辑]
明朝时期朝鲜人创造了谚文。明代回回创造了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小经。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早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早期的汉语拼音以南京官话为蓝本。以后又出现了以北京官话为蓝本的汉语拼音以及广东话等拼音。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采用北京官话作为蓝本。威妥玛拼音的使用时间相当长,直到2010年台湾仍然广泛使用。
1892年,卢戆章仿拉丁字母造“中国切音新字”字母,并主张以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这被认为是统一全国语音的首倡者。1900年王照受日本片假名启发,创制汉字笔画型拼音字母“官话合声字母”,并主张以北京官话为官话的标准音。
清末至今[编辑]
中国各地语言生活
近代语言史:京
津
冀
晋
内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徽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
方言电影史
语言电影列表
1949年前
1950年-1978年
1979年-1999年
2000年-2004年
2005年-2009年
2010年-2014年
2015年-2019年
语言电影史
港产片
澳门电影
藏语电影
停产
沪语片
厦语片
方言童谣/民歌
按地域:京
津
冀
晋
内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徽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按语言:国语歌
吴语歌
粤语歌
陕西话歌
四川话歌
客语歌
闽南语歌
苗语歌
彝语歌
壮语歌
藏语歌
维语歌
蒙语歌
民族唱腔
方、语言电视广播史
京
津
冀
晋
内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徽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川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港
澳
革命电视剧里中共领导人的方言
各地读音字典
方言口述材料库:乡音苑(2013-)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2020-)
各地字音速查:古音小镜东方语言学(上海师大)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
WikiProject:中国传统声音
详见以下主条目。
主条目:官话拼音历史(南京官话、北京官话等)
主条目:晋语拼音历史
主条目:湘语拼音历史
主条目:闽南语拉丁化历史
主条目:粤语拼音历史
主条目:吴语拼音历史
主条目:赣语拼音历史
参考来源[编辑]
^ 柳翼谋:《中国文化史》
^ 郑樵:《通志·七音略》
查论编汉语音韵学注音
直音法
反切
音节结构声母
五音
清浊音
零声母
韵母介音
等呼
开合
四呼
韵腹、韵尾
舒声韵(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空韵
声调
调类
四声
平仄
调值
五度标记法
发圈法
变调
四声别义
高阳入
低阴入
其他
汉语拼音音节列表
汉语儿化韵表
古代汉语上古音音系
先秦
汉代
相关条目
古四声
古无轻唇
古无舌上
古无正齿
古无邪纽
娘日归泥
喻三归匣
喻四归定
照二归精
照三归知
叶音
浊辅音韵尾
中古音音系
魏晋
隋唐
五代
宋代
相关条目
中古声母
三十六字母
切韵音
等韵学
韵书
韵图
门法
小韵
系联法
摄
平水韵
十三元
重纽
异文
对音
洛阳音
梵汉对音
近古音音系
元代
明初
明清
现代
相关条目
尖团音
平翘音
儿化音
子变韵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见开二的演变
汉语族祖语
原始汉藏语
原始汉语
现代分支
官话(标准音系)
晋语
吴语
湘语
客家话
粤语(标准音系)
闽语
赣语
方言
音韵
词汇(古百越词
古吴语词
古楚语词)
历史(上古
中古
中世
近世
近代)
相关条目
南朝通语说
客赣方言
粤赣方言
吴闽方言
学者
钱大昕
高本汉
赵元任
罗常培
王力
李方桂
董同龢
郑张尚芳
丁邦新
潘悟云
陈新雄
竺家宁
斯塔罗斯京
白一平
沙加尔
蒲立本
其他
从中古汉语到官话的语音演变
从中古汉语到吴语的语音演变